文院之声丨文学院(筹)召开古典文献专业建设座谈会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强化古籍工作保障”,“推进古籍学科专业建设”。为了进一步学习、贯彻文件精神,4月21日,浙江大学文学院(筹)召开了古典文献专业建设座谈会。会议由学院副院长、古典文献专业主任真大成教授主持。
真老师首先说明召开本次会议的背景,并从课程、教材、课外活动、读书会、讲座、专业宣传和实习等方面介绍了古典文献专业开展下一步建设的初步方案。冯国栋院长充分肯定了前期工作,强调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培养体系。他认为,完善的培养体系应尽可能将《意见》提到的古籍整理与研究、古籍保护、古籍出版和古籍数字化四个方面结合起来,使古典文献专业的学生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冯院长提到语言、文学、文献三足鼎立、互相融合是浙大文学院的学科特色,希望古典文献专业抓住当前的发展契机,发散思维,集思广益,在专业建设、学术研究、社会服务和成果推广等方面更上层楼。
方一新老师指出浙大古典文献专业的特色在于利用古文献开展语言文字研究,这一传统有必要保持。在学生培养方面,他希望能够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阅读原典,建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能够较早地进入科研。他还建议与其他兄弟高校的古典文献专业开展交流互访。
王云路老师回顾了四十年前古典文献专业和古籍研究所建立时的情况,指出在姜亮夫先生主持下设置的培养方案以贯通文史哲和倡导原典阅读为特色,以务求淹通博雅为宗旨。她认为现在两办印发《通知》,说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古籍工作,正是古典文献专业发展的契机。当今借助先进的技术、发达的信息和便利的交通,能够在更开阔的视野下培养文献专业的学生,为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更多的支持。她同时也希望学校对古典文献专业能有更灵活的机制和更长远的眼光。
汪维辉老师认为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是专业建设的根本,应在现有教学资源和条件下尽可能合理地为学生配置专业课程。他强调要让学生静心读书,要围绕培养他们成为优秀专业人才这一目标来设计和制定方案。
贾海生老师强调古典文献专业的学术性,应该继承和发扬自己本有的传统,同时他也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他们介绍一些国外文献学、校勘学的知识。
关长龙老师希望古典文献专业建设能够把本科生和研究生统筹考虑,使培养体系更加丰富、立体而有层次。他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只当“游客”,而应有更多的亲身参与,古籍是可视、可触、可感、可做的,这可以成为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的亮点。
陈东辉老师就课程、师资、课外活动、学生归属感等问题提出了切实的建议。他赞同增加选修课的数量,提醒要避免计划增设和实际开课相差悬殊的情况,同时希望专业师资更加多元。他指出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归属感有积极意义,但需要学校、学院的协同支持。
窦怀永老师也谈到增强学生归属感的问题,他认为不但师生之间需要增进了解,而且同学和同学之间也需要加强交流。此外,他还强调本专业的实践性,建议采取兴趣小组的形式带动学生开展科研训练。
史文磊老师从文献学与数字化、智能化相结合的角度谈了今后可以开展的相关工作。池昌海、朱大星、金少华、王诚、卢鹭、王挺斌等老师都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本次座谈会进一步学习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大家围绕古典文献专业建设建言献策,凝聚共识,取得积极的成效,为接下来的相关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意见。
编辑:蔡诗婕
审核:楼煦昂